第879页

不少考生是诧异地瞧着这老者。

忽听得一人嘀咕道:“咦?那不是谈老先生吗?”

“你说得莫不是那延恩楼谈老先生?”

“嗯。”

不少江南口音的考生,纷纷向那老者行礼,神情恭敬。

老者兀自叮嘱道:“你们切不可大意,一定要认真的考,知道吗?”

“晚辈自当谨记谈先生的叮嘱。”

原来此老者姓谈,名修,无锡人,虽是贡生,但一生都不入仕,其家有一栋名叫“延恩楼”的藏书阁,在江南颇有名气,许多大学士都上门借阅。

谈修叮嘱之后,便离开了,可刚刚来到街口,忽听得路边上的一辆马车内有人言道:“谈贤弟,别来无恙了。”

谈修偏头一看,只见一人从马车里面出来,不是苏煦是谁。

“原来是苏贤兄,失敬,失敬。”谈修赶紧拱手一礼。

苏煦道:“适才我听到贤弟之言,似乎贤弟认为这题型中是大有玄机啊!”

“也许吧。”谈修道:“因为用这些题型来专门考律法,是再适合不过了。”

苏煦突然恍然大悟:“贤弟的意思,莫不是指采用这种题型能够将更多的律例囊括进去。”

“正是如此。”谈修点点头。

苏煦稍一沉吟:“这样也好,若不能将大明律倒背如流,也难以胜任这诉讼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