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

这其中也包括姜应鳞,而且他是非常认同的,因为这恰恰也是他心中所想,只是当时他并未想到一个合适得理由来解释这一切。

而如今苏煦给他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理由。

于是他又找到董平、郭淡商议,他决定赦免所有涉案人员得罪行,只是勒令他们退还抢来得物品,同时他和黄大效将会承担起整件事,上书朝廷,说明其中缘由。

这古代到底还是讲究人治,而不是法治,律例只是一个判罚的标准,但是有罪与否,主要还是在于人的判断,而且姜应鳞、黄大效本就是科道官,他们本身就拥有“纠正刑狱”的权力,从制度而言,他们这也不算是违制。

只不过这么做的话,他们就将责任都扛了下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责任值得一扛,这能助长他们的威望,因为百姓都会支持这个判决的。

至于朝廷会不会追究,基于大臣们是同仇敌忾,要对付郭淡,肯定是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况且他们还有合理的解释,说不定还会褒奖他们一番。

董平当然也愿意,他来这里是被迫的,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郭淡虽然已经承包下开封府,但是他本身还是受到姜应鳞、黄大效的限制,就算他不愿意,他也没有拒绝的权力。

当姜应鳞他们宣判时,现场是一片叫好声。

大家都非常拥护这个判决。

这确实也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对于郭淡而言,他已经无暇顾忌这个结果的好坏,他更多的是感到疑惑,对于他这个管理者而言,结果好坏只是其次,最为主要的是,整件事的进程是不是在按照他的脚本在走。

显然不是。

回到府衙,郭淡立刻就找到徐姑姑,表达自己疑虑:“居士,我觉得此事有很多蹊跷的地方。”

徐姑姑神情平静地问道:“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