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早上七点,本地二十一点。

大唐的孩子们都已放假,没有家庭作业,因为用不着。

学堂始终开放着,会提供一顿午饭。

有钱人家的孩子不在乎那一顿饭,没钱的孩子回到学堂去吃。

在学堂中,有的人过年回不了家,他们就在那里呆着,看到孩子过来吃饭,自己也吃饭,顺便教导孩子。

有个情况就出现了,孩子们吃完午饭同样无别的去处,夫子正好讲课,听一听吧!

这个时候夫子很开心,带孩子们作化学和物理试验。

第一天教完,第二天,别的孩子都跑来了,孩子不就是为了玩耍嘛!上课又不用写作业,去哪呆着不是呆着?来学堂。

小年的时候,老师们不教了,穷人家的孩子开始帮家里干活。

富人的孩子学习,家里的人会教,或者请先生上门。

书香门第的更无须多说,孩子日常练字、背书。

百姓们吃完早饭开始除尘,家中有炉灶的弄张报纸,背面写‘灶神’二字,并画一幅画,上个香,在灶台上摆点吃的,算祭灶。

国王托利乞和二王子等人看热闹,他们所见的过程并非如此。

百姓先去给两个牌位上香,摆一大堆吃的,之后再去灶台上香,把之前摆的东西撤一部分过来。

他们同样祭祀,没见过这等祭品多用的情况。

“陛下,此是何意?”二王子问李隆基。

李隆基笑笑:“前面的两个牌位叫长生牌位,希望有的人一直活着,一高一低,低的是易弟,高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