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羽林飞骑,换成羽林飞骑直接反杀,过河的前面部队发起冲锋,后面的掩护。
河中的羽林开始判断形势,是过去还是回来,甚至顺流而下,兜过来包围。
普通的士兵哪有羽林飞骑战术素养,一次半渡而击就跪。
如李易时候倭国跟老毛打,在他的国家打,尤其是东北。
那些兵员后来才厉害呢,东北都是堑壕啊!
李易小时候去采山野菜,看到堑壕,那都是几十年后了,依旧存在,就是沟浅了。
沟里长着更多的猫爪子、蕨菜等等野菜。
他最初以为是排水沟呢,因为当初东北有种水稻的给水渠。
后来他父亲告诉他,这是曾经别的两个国家在咱们国家打仗时留下的堑壕。
他小啊,就知道采山菜,捡蘑菇,听了也就听了。
等慢慢长大,才懂得,那个堑壕其实是耻辱,别人打仗,凭什么用我的地方?
非要在我东北打?海参崴不行?
多少年了?我这里依旧留着你们打仗时的堑壕,五六十年呀!
这堑壕长满了山菜,却没有蘑菇,这土地风吹雨淋只是把沟壑模糊。
人家的兵员素质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那么强,就是因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羽林飞骑的素质强,是强的训练体系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