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呢,一早起来干活,没来得及看,写的什么?哦!那你们给东主钱了吗?没给我们可不答应,手印不会按的。”
这人看一看,明白了,又想起自己家东主的利益。
“给了给了。”衙役哪晓得给没给,朝廷办事会跟他说?
“成吧!手印按在哪?要我说你们啊,脱裤子放屁,费那二遍事儿。”
“你们东主说的,然后朝廷才按照要求办。”
“要不怎么说东主睿智呢,脱离了奴隶身份,开心,更能好好工作。”
衙役:“……”
整个大唐最先反应的京兆府和河南府,有不少奴籍身份的人都不想离开主家。
但超过五分之四的奴隶开心地跑了,找衙门要工作,实在不行先培训。
剩下不到五分之一的,有的是暂时没想好,主家给了新的‘合同’,就暂时在主家生活。
有的确实不想走,往日里主家对待好,生病了给钱看病,主家吃肉就有他们的肉吃。
过年给添新衣服,孩子送到学堂读书,孩子读书赚的钱留给他们自己。
有的孩子成绩好,主家额外奖励。
甚至有奴隶熬到了管事的位置,他怎么可能走?
他走了到别的地方还能是管事?手下有那么多人?
远一些的地方,拿到蜡纸印刷的报纸,想不把奴隶卖掉的找衙门的熟人疏通关系,结果全被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