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放上切好一同腌制的大蒜片,滴两滴香油,味道更好。
“李东主,知道你想照顾我们,用不上啊!你庄子还缺黄瓜吗?”
老头想了想摇头,拒绝,他不信李家庄子不种黄瓜。
“缺,你们做好的其实算半成品,我再加工一下,运到海外卖,他们吃不到这样的东西。”
李易决定带周围的百姓一起赚钱,出口。
就跟他那时最开始有人出口大葱一样,卖给倭国,一般都是干葱花。
好的大葱切成葱花,烘干后人工挑选出不好的,剩下的出口。
倭国对干葱花需求量大,很多饭馆都是用干的,不像中国用葱直接切葱花放在面里什么的。
当时那边属于合作模式,收购的价钱不高,却比正常市场价多。
有人聪明,自己一查,哎呀!倭国的干葱花这么贵?我跟你合作你才给那么少的钱,我不合作了,我自己想办法。
一年过去了,别人家的大葱继续变成葱花卖钱,他家的只能推到市场上卖便宜的。
因为他家的葱制作成葱花,没有倭国的人收,找不到销售渠道。
李易也要按照这个模式操作,稍微贵一点,接着利润都是李家庄子的。
你不愿意你就自己卖,看能否卖出去?
“只要李家庄子不吃亏,我们卖。”
老头首先想着李易,你能赚到钱,我们就没什么可说的,怕李易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