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咱们去乘坐改进的柴油单杠发动机的拖拉机,比蒸汽机高一个层次,叫内燃机。

目前还不用把它放在火车上,蒸汽机的比较适合,不过我要着手制作小飞机。

有柴油机就能实现飞翔的梦,反正我不会上去,怕摔死。

不,我应该上去,带上我的东西,低空慢速飞行,我可以随时跳飞机。”

李易跟着换话题,柴油机终于稳定了,可以驾驶着干活。

蓄电池有,只要把火花塞制作出来,汽油机就出现了。

有这样的东西,就有飞机,不需要超音速,一战时候的便可,很好用。

对跑道的要求也低,荷载与航程要看比例关系。

到时候打仗,飞几十里,从上面寻找敌军的指挥官,往下扔炸药包、炸弹,就问敌人怕不怕?

战争中的指挥系统最重要,郝灵荃就是子将,负责下级指挥,看旗语、停锣鼓号角声,指挥自己的队伍根据上级要求行动。

其他的兵根本不懂,上级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自己负责冲杀。

打掉指挥官,整个体系就崩了。

除非对方是现在的羽林飞骑、十六卫、李隆基的募兵。

用飞机扔炸弹,打不垮指挥系统,所有的人全明白战略目的、战术意图。

层层接替,军长死了师长上,师长死了旅长上,旅长死了团长上……班长死了小兵上,就可以指挥整个军。

几个小兵在一起研究研究,军团作战继续。

十万青年十万军就是这个,不然何以战斗力那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