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拿过奏章,准备看看。
他感慨,追求文采就别追求政治,即便苏轼。千古流传有其文,万载史记唯至政。
包括李白等人,流传下来的东西是给普通百姓看的。
真正的政治人物看史记,上位者从不以文采授重任。
感慨完,李易看奏章,进行前期批注。
命啊!这都是命啊!我欠你们的?你们睡觉我帮你们干活。
以前我想参与到这个程度,别人不让,现在我参与进来了,我怎么就没有快乐呢?
李易像写作业一样忘记了时间,其他人陆续乘船和火车离去,游艇转向回归。
中午的时候,李易扔下笔:“全完事了,地方官员是自己傻,还是把朝堂上的人当傻子?”
“李郎怎么了?”永穆公主和小兰推车进来,上面放着火锅。
“有的官员就觉得自己聪明,说想修路,你修路就修路呗!你为什么要说引水行舟?
周围全是山啊,能把悬桥修起来就不错了,还引水?
你那里距离最近的河流超过五十里,我让你引水?
我花多少钱?动用多少人工才能把水引过去?
我引过去干啥呀?绕一个弧度进长江?修陆路不更快?
他以为他在地方忽悠,我在朝廷不知道地方情况?所以能从中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