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馅,继续蹭,另一手的皮一张接一张变成馄饨。

李易都看傻眼了,庄户们怎么研究出来的技术?

自己教给庄户们自己那时的包馄饨技术,速度已经够快了。

怎么还能丧心病狂地改良工具,就为了缩短一点手臂移动的距离?

包十个馄饨能挤出来一秒的时间不?你们不累呀?

竹板下面有人负责放箩筐,十个馄饨就拿走去找锅倒里,同时再放一个小笸箩。

馄饨皮薄,馅又少,在锅里打两个滚便熟,装碗里,有人推独轮车,上面一堆架子。

一个个碗在架子上面,被推着给百姓送。

李易看得胆战心惊的,那车推的,感觉下一秒会歪倒,表演杂技?

百姓根本不饿,他们一直买东西吃,吃馄饨不如说为了喝汤暖胃,单纯的汤喝不舒服。

“小易,你昨夜吃下许多肉串儿,一早还能吃?”

毕构过来,身后有人抱几十本奏章。

“我昨天晚上光给你们烤了,一共才吃六串儿,加上一串儿毛蛋。”

李易拿匙子舀馄饨吃,他碗里放了十五个,准备吃完睡觉。

晌午僧道们要求开坛,他起来应付下即可。

毕构让人把奏章放到桌子上:“与老夫无关,老夫睡了近两个时辰,年岁大了,觉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