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的时候更费劲,需要找合金金属,陨石熔炼的。
李易对任何玉都没兴趣,只能当货币发行的抵押品。
天珠他要,兑换券在那边有没有信誉,要是能兑换天珠就有。
不过以后他要改变那里的信仰,别信其他的,信中华文明即可。
京兆府的东西往西北送,漕船来了,千石的漕船一次过来六十艘。
广州都督府的名义送来,先找朝廷,找户部侍郎。
户部侍郎一听说是广州的,自己不敢管,赶紧寻毕构。
“粮?稻子?六万石的稻子?籼稻?”毕构问。
“是籼稻,长得比李大夫寻到的籼稻好,粒大。”户部侍郎用指头比划一下,这么大。
“此时又非漕运的日子,广州……走,找小易。”
毕构不想自己问了,广州的事情,去问李易。
六十艘漕船在码头卸货,一车接一车,放在旋转的轨道上推,效率和安全性都提高。
码头扛活的人收入跟着增加,京兆府越繁华,码头吞吐量越大。
“又漏一袋子,哪里的麻袋,太脆了。”
一个上船往车上装稻子的人刚抓一下麻袋,直接抓漏。
“先不管,换一袋,最后处理,快,效率,这叫效率,别耽误。”旁边的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