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中长辈去世,子女种地的时候看不懂天儿,找村子里的老人询问。

北方还要看是否会有倒春寒,有倒春寒,老人能凭经验判断出来,告诉大家别忙着种,种下去损失一批种子或苗。

李易在报纸上都写,随着驿站建好,报纸内容快速传递,报纸把北方、西北、西南、东南、中部地区的情况全写出来。

报纸上还印挂历,特殊的日子用红色的字。

别处的不行,油印的那种只能把字写大一点、粗一点。

百姓买了报纸,贴在墙上,找个炭条用绳子拴好放旁边,到了一天就在对应的格子上标记一下。

不识字的没关系,眼看着遇到大字的时候,赶紧去问别人,字大了,要干什么?

京兆府原来的百姓比较好,至少学会了认字,还能写简单的字。

“东主,你看这天会旱不?”村民过来吃饭的时候跟李易说话。

今天吃卷饼,大张的卷饼,炒的茄子丝、豇豆什么的,还有酱。

卷好,用毛边纸拿,百姓们带的餐具就一个陶碗,准备用大锅煮汤泡黑面包吃。

李易队伍到达,黑面包不吃了,就着汤吃卷饼。

李易:“……”

他抬头看看天,终究是没看出来未来一段日子会不会干旱,唯一确定的是找不到大量蝗虫。

“不会,即便雨少,咱们还有水网。”李易赌一把,旱了的话,那就旱吧,天旱地不旱。

“东主,我们想好了,给你换石头的牌位,你喜欢什么石头。”另一个村民凑上前。

“石头的是碑,我还没死呢。”李易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