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的蜀锦、杭州和苏州的刺绣,便是锦绣。

可不是绸子和缎子那么简单,绣工们绣出来的东西,冠绝天下。

丝绸之路卖出去的丝绸本就让西域人惊艳,而有绣的东西,在西域属于珍宝。

倭国此时的刺绣正在努力向大唐靠拢,奈良时代的倭国绣品同样漂亮。

倭国使臣的心思此刻没放在刺绣上,他们在感叹大唐长安的繁华。

“那个小娘是在……教孩子识字?”下道真备走着突然指一处地方。

一个年轻的妇人,带着一个三四岁大的男娃儿,正拿着报纸教孩子念。

高树纯一郎使劲点头:“对,李易在报纸上教人学习拼音,还印刷字典,如今京兆府不识字的人太少了。”

他一说,使臣们又羡慕上了。

现在倭国始终的训读工具还是跟大唐的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大部分内容是大唐的。

包括早期的词典,封面是汉字。

跟半岛太极图国旗的国家一样,汉字为先,包括给自己城市取名,都是汉字。

现在看到可以学另一种东西,他们又惦记上了,希望学会,包括字典,一起送回自己的日本。

于是逛了一下午,晚饭前才回到四方馆,准备讨论一下,开个会,看要从大唐学什么东西。

“最好是拿到一些种子,还有制造纸币的方法,医书也要。”

藤原马养其实看什么都觉得好,想弄回去。

按照以前几次使团到大唐的待遇,他认为想要学的大唐就教,现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