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独轮车就是木头的轮子和轴,哪里来的金属给用。

“三哥,其实想加快速度有办法,长安城中铺木头轨道,像黄河壶口瀑布一样的轨道。

包括铁矿和长安码头仓库使用的,一匹马能同时拉很大重量的东西和人。

只要别把马累到,轨道在长安城中纵横交错,百姓就有了公共交通。

从城西到城东,带多少的货物,按照标准给钱……”

李易开始介绍起他的新思路,公共交通。

几年前,百姓从城西到城东,带几个包裹,管他要一钱的车费,他不会给。

他宁肯自己走,一钱可是不容易赚。

现在同样的包裹和路程,一钱的话,百姓保证愿意,节省下来的时间和力气去干活,能赚好几个一钱。

跟京兆府各县百姓为什么夏天用轮船、冬天用爬犁一样,他们觉得时间等于金钱。

像种大棚的,早上天不亮就点蜡烛进去摘菜,然后盖上保温的东西运往长安卖。

速度慢了到地方菜都蔫了,或者是早上出发,天黑才到,等明天再卖?

只能用爬犁来拉,早上出发,中午前赶到地方,趁着新鲜卖个好价钱。

还有家中给李家庄子做工的人,到长安和回去,都是花钱。

走过来两天、三天,没被冻死,再回去用同样的时间,少干多少活儿?

“交叉的地方怎般处理?”李隆基想到轨道,就想到横竖十字交叉。

“留一点缺口,只要轱辘足够大,就不会掉进去,无非是到地方稍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