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是最后一批了,再想吃得吃大棚的,大地的眼看着就变成黄豆了,成熟。

别人种大豆会等着熟了后收获,李家庄子种在买下来的那片里的豆子长得不好。

地不行,豆秆子会翻到田里养地,然后大家就吃毛豆。

放点盐和大料,别的都不用加,要想加就是桂皮、香叶、姜片。

太费钱了,不放。

豆子也是盖着锅盖先放盐煮出来,颜色是黄的,吃起来有点面。

李易那时想吃绿色的,是先烧开水,然后把豆子泡洗干净了,下到水里焯。

焯完拿出来再放盐,这样就不会变黄,只是吃起来口感不好。

李家庄子新买的地,因为不够肥,豆粒长不大,不煮毛豆吃,也没别的办法。

“减租子,朝廷怎么办?”李隆基跟着拿起个毛豆剥。

“买呀,我与朝廷联合印钱,需要东西花钱买。

等着蓝田县的商税试点成功,其他十九个县也成功,按照不同的模式推行商税。

商人不是要兼并么,兼并了转成商税,回头补贴给百姓。

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不是现在的左藏和右藏,左藏收租赋,调用来指派百姓和雇佣百姓干活。

左藏哪去了?官员发俸禄、军队给粮草。

右藏是各地的土贡,专门给皇室人员用,堆在那里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