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说自己有个好点子,但是需要钱,拨款吧。
另外是想去更好的地方发展,所以就对那个地方的一些见解,告诉上面,把我弄过去,我比现在那里的当地官员要好。
让李隆基比较舒心的是,姚崇最近几天没再收拾朝堂上的官员。
能有资格上朝的官员,想收拾的话需要李隆基出声。
然后就往地方安排,离了京城,品级低了,姚崇再收拾就不用经过陛下。
所以许多官员是一贬再贬,有的还没到地方,连续调令就追上,官员在路上就又换方向。
舟车劳顿和气愤,没到地方便死了。
另外一些是顽强地活着到了地方,像姚崇这样的一看,呀,地方那气候你能适应?不行。
于是第二年换,换另一个气候的地方。
到了地方,居然还活着,顺便那个小官还当得不错,百姓都说好。
再换,就不信了。
没换几次呢,姚崇下去了,对方还是那么坚挺。
姚崇下去了,那边自然就有机会上来。
历史上就这么回事。
李隆基在正月中,没看姚崇乱动,心情比较好。
他又吸几口,问李成器:“大哥今日去庄子,问了些什么?”
这下李旦和豆卢贵妃一起看向李成器,他俩对庄子观感好,住的那些日子,比百福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