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笨蛋,蠢货!”
仅仅第二天,大明北非外事部门的官员以一封措辞强硬的文牍,发给了奥斯曼帝国官员,让他们拿出交代。
奥斯曼帝国的管理制度,比蒙古人还要潦草,粗疏,可以说他们每个行省的总督,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马,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手。
帕夏,前称贝萧(土耳其语:asa)是奥斯曼帝国行政系统里的高级官员,通常是总督、将军及高官。帕夏是敬语,相当于英国的“勋爵”,是埃及前共和时期地位最高的官衔。
此时的埃及的帕夏穆罕默德·阿里,他对麾下进行过调查,可问题是,下面所有将领和部落首领皆不承认有过类似的军事行动。但是,询问的结果,与调查结果有着明确的出入,当时至少五个部落超过上万人进行过调动,这些部落里出现了大量明制的丝绸,香料和钢铁刀剑。
也就意味着,他们肯定是参与了这次军事行动。
事实上,这只是郭少坤自编自导的一处戏,只是为了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这座叫黑湖镇是因为有一座天然的沥青湖,在这个时代沥青可算是战略物资,修建道路用沥青与石子,效果非常好。
原本这座小镇只有三百余户百姓,由于土质不适合造砖,城墙皆是木质,不适合防御,于是一把火烧掉,再准备原地修建石质城池。
在北非总督府向奥斯曼帝国下达外交通牒的同时,各州各县各镇,则进行了动员,虽然在北非的大明人非常勤快,可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待罪之身,干活就是劳动改造。
拥有自由之身,那么所收获的粮食、钱财都是他们自己的,可是劳动改造的话,只能混一个温饱。可是上阵杀敌,则可以立功,立功就可以减免劳改期,一个敌人的首级就是五年,两个就是十年。
哪怕是罪大恶极的罪犯,最长劳改期也就是二十五年,在阵前杀五个敌人那就足够了,所以,在孙传庭下达动员令的时候,整个北非仿佛像过年一样热闹。
人人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在各镇镇守的带领下,一支一支民兵举着战旗,浩浩荡荡向黑湖镇方向集结。
七月中旬,也就是孙传庭动员令下达的第十天,首批约十七个镇的民兵抵达黑湖镇,开始沿着约旦河建造营盘。
十七镇就是一万七千余人,这个数字的敌军,根本就威胁不到奥斯曼帝国,可问题是,这一万七千余人如果是大明军队,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看着大明想要动武的架势异常明显,阿里坐不住了,急忙派出使节与孙传庭交涉。
“没什么好说的,奥斯曼帝国决定发大明黑湖镇发起进攻那一刻起,我们与奥斯曼帝国的停战协议就被你们撕毁了,你们就是我们的敌人。”
孙传庭的态度坚决,坚持要向奥斯曼帝国发起攻击,做最好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沿海完全吞并的准备,这样才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