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满脸苦笑道:“我们怎么就做不成呢?”
病根其实很简单,说穿了那就是制度问题,也是人性问题。
现在整个大明的农民,无论是种多少地,收获多少粮食,朝廷都不再收税,只有在售卖粮食的时候交税,这样就避免了穷困百姓没有口粮问题。
现在全旭已经修改了分配土地的原则,不是采取按人头分,而是按照开垦的土地,以六十亩为一份额,开垦完成可以申请一份,完成之后可以再申请。农民的积极性更高,有人就不眠不休开垦土地,吃饭都是在田间地头,人累不死牲口都要累死。
现在澳洲大明就没有这种热情和积极性到处都是懒汉,衣衫褴褛的人到处都是。
在卢象升和崇祯苦思冥想如何增加澳洲大明人口,如果改善澳洲大明经济的时候,全旭也在审批一个文件。
“对于那些老顽固,没有什么好客气的,那些士绅还真是傻的可笑,大家都是大明人,哪有什么士人、农民、商人之间的分别,都要为建设一个更好的大明帝国而努力,那些冥顽不灵,因循守旧,有些人还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就算是朱氏大明时期,天下的权力和财富在他们手中吗?从来就没有属于过好吧!”
现在不一样,全旭现在要站在整个大明帝国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士绅愿意融入大明帝国当然更好,实在不愿意,那就干脆离开大明帝国好了。
第八七九章 高速发展的大明本土
其实大明本土境内顽固不化的士绅已经不多了,毕竟,没有人愿意跟钱过不去,他们不融入大明社会中,也享受不到以前的那种优质生活了。
毕竟,他们手中可没有什么钱。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朱氏大明时候,他们可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靡生活,可是现在不行了。
首先没有人愿意再卖身为奴,而且全氏大明立法,任何卖身契约都属于非法契约,人身不准买卖,买卖人口抄家。
就算不去大户家做丫鬟或做仆从,随便找个工作,也会衣食无忧,现在有些有钱人想要找丫鬟或仆从,给的工资要非常高,差不多要四五两银子每个月,因为丫鬟这个工作,要征收高额税,即使主家付出四五两银子每个月的月薪,事实上丫鬟到手的钱也只有一两银子左右。
远远没有到一个饭店端盘子挣得多,全旭这方面也是为了革除百姓心中的奴性而采取的双重手段。
当然,也有不差钱的人愿意付出如此高昂的费用,雇佣大量的仆从,但是,全家十个以上的仆从,征收税率就会更高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