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页

而大明官员的尿性,呵呵,知道的大家都知道,既然当了官,就断没有随便收一点的道理,收受贿赂都变成官场文化了,只收一点?开玩笑!

就因为有这么好的出身,严公子生活极为优裕,挥霍无度,视金钱如粪土。他结识了一大帮恶少,不务正业,终日游山玩水,流连于烟花柳巷,酒楼茶肆,像以势压人强抢良家妇女这种破事也没少干,人家有个好出身呢。

再大的麻烦也能摆平,怕什么?对他来说,一切都是那样的完美,大明厚待士绅的国策就是为他这种书香世家子弟准备的,花钱捐了个举人就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而他父辈和祖辈在官场又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可以在他犯了事的时候轻松替他摆平所有麻烦,他生下来就是为了享福的,还有比这更完美的生活吗?

当然,唯一不好的是他的父亲是南明的太仆卿严起恒,于是,他就悲剧了。

好在他的父亲还算争气,只是收钱,没有激起较大的民怨,他们家只是被抄了,田地、店铺全部没收。

至于,他严公子,则被罚作劳改,前往什么地方,进行为期十年的劳改。

十年,这不是要了他的小命吗?

其实他应该庆幸,因为他还不到十八岁,未成年,要不然,他就和他的父亲严起恒一样,被处于渎职罪、徇私舞弊罪、草菅人命罪,数罪并罚,处斩。

全旭虽然说不差一点半点的粮食,可问题是,对于那些罪大恶极,民怨极大的江南士绅,则处以斩首、腰斩、凌迟等不等的处罚。

鼎新朝第一个凌迟的犯人,就是被处以叛国罪、汉奸罪等二十七大罪的侯恂。

侯恂从北京逃到了归德,又从归德南逃到了南京,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大明法律对他的审判。

事实上,侯恂与全旭非常早就认识了,甚至说,全旭的参将这个官职,还是侯恂担任兵部右侍郎的时候提拔的,也算是对全旭有提拔之恩。

当然,全旭也是一个念及旧情的人,如果不是侯恂站在了全旭的对立面,如果不是他跟着温体仁与满清勾结,引满清入关,试图颠覆大明政权,颠覆汉家王朝,全旭就算念在昔日的情份上,也会给他一条生路。

像与全旭有旧的官员,比如袁可立,孙承宗、卢象升包括孙传庭,他都可以给他们一个富贵。

再不济就像洪承畴,洪畴承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大汉奸,也是灭亡大明的刽子手,然而,在这个时空,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