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页

全旭不差一碗饭,可以养着,让他们看看全氏大明,与朱氏大明的真正区别。

至于侯恂,却锦衣卫诏狱伺候,锦衣卫三次抄了侯恂在北京、南京,以及归德府老家,此时,没有经过兵灾,全旭却心里想着前往秦淮河河畔看看秦淮八艳。

“臣阎应元,拜见陛下!”

全旭虽然很是随和,也没有架子,可是在大臣们眼中,这个天子,越来越有威严了。

这其实都是心理作用,所谓的上位者气势,说出来玄之又玄,其实,不过是自信而已。老板见自己员工,不必揣测员工是什么心思,也不必想着他有什么忌讳,非常淡定和从容。

但是,员工见老板,那就有些忐忑不安了。

“此番平定南京之乱,皕亨之功,堪比戚罗!”

戚,就是现在的安东都督戚元弼,他已经成为了远东六省的都督。罗世明则从全旭的一个看家护院,一步一步成为第六旅的旅长,第六师的师长。

虽然这是按部就班的晋升,可是罗世明却表现了较强的能力,第六师是大明全家陆军的一个奇葩,最多的时候拥有十三个旅,兵力比两个师还要多。

通常而言,能够统领十万人军队的都是大将之材,而罗世明则在短短七八年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大将之材,这说明他背后的努力肯定不少。

阎应元自然知道戚罗是代指戚元弼和罗世明,他有些谦虚的道:“托陛下洪福,臣此番侥幸平定乱军,皆乃将士用命,臣不敢贪功。”

“那是自然,不过若无皕亨运筹帷幄,当机立断,焉有这般大胜!”

全旭摇头笑道:“该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不必谦虚!”

说到这里,全旭拉着阎应元来到中南半岛的地图前,指着地图道:“朕欲成立中南都督府,负责中南半岛的安全防卫工作,皕亨有什么高见?”

“高见不敢挡,确实是有些想法!”

阎应元虽然不是全旭的嫡系,对于全旭的做法,他还是支持的,毕竟,全旭治下,百姓生活安逸,而且没有苛捐杂税的负担,特别是他的老家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