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页

李彦庆一咬牙,道:“我又没犯贱,喜欢让人当成面团反复揉搓,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会抓住的!”

李信盯住他,一字字的问:“哪怕事不可为后九族诛连也在所不惜?”

乔孟恩洒脱的说:“我就一个光棍一条,父母早就被他们逼死了,现在凑不齐九族让他们诛。”

李彦庆身边的一名亲卫士兵,陡然快速上膛,左右开弓手中持有两把蝎式手枪:“都他娘的别动,我这枪里有六十发子弹,保准可以把你们都射成筛子!”

李彦庆直视那名亲兵:“你以为我是为了反商王吗?你他娘的是猪脑子吗?”

亲卫松了口气:“不是造反,那就更不可能投敌了,你们想做什么?”

“滚蛋,守着外面,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第七二六章 公然抗命

“李部长,你想怎么做?”

乔孟恩作为全旭的嫡系人马之一,他自然猜测到了李信想要劝进,让全旭成为皇帝。这一点,不仅仅是乔孟恩自己,包括全家军整体,甚至整个商国,无论工人还是百姓,或者商人,学生,几乎所有人都赞同这一点。

从周遇吉被朝廷坑死,他们想到了很多,大明仅仅在辽东这个旋涡里坑死了多少人?远的不说,赵率教可是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

一样被坑死了,三屯营总兵官朱国彦,喻成名、吴贡卿、史凤鸣、李克泰、杜松、包括李如松、张承胤,死在辽事之中的三十多位高级将领,哪一个是朝秦暮楚?还不是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

他们只不过是不愿意同流合污,被各种手段给坑死了,不是大明没有名将,不是明朝将领不能打,关键是能打的都死了啊。

李如松作为李成梁的儿子,继承了李成梁的家底,就算能力不如李成梁,压着建奴不成问题,但是,他的死,至今没有公正的说法,只是一桩历史悬案。

虽然朝廷没有明确的说法,事实上,这些明末时代的见证者,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为大明的武将不值。

特别是全旭在辽东公开为土木堡翻案,当时李信就是负责人,他深知随着调查的深入,大明文臣在里面充当了多少不光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