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页

全旭的功劳是功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他并不想让全旭死,只需要全旭把辽东交出来,这份惊人的资产换谁来掌握他都不放心,还不如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

周皇后似乎看穿了崇祯皇帝的心思,叹息着说:“陛下,难道你忘了几年前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皱起眉头问:“几年前的事情?什么事情?”

“诛杀魏忠贤!”

“朕何曾忘过!”

这可以说,崇祯皇帝为数不多,引以为豪的事情。

周皇后连连叹息道:“陛下,您肯定是忘了……当初,陛下甫一登基便拿下了魏忠贤,下手之果决,部署之周密,为天下所称颂,称陛下为明君,可是拿下魏忠贤之后呢?”

崇祯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

拿下魏忠贤之后,大明帝国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周皇后接着道:“魏忠贤死有余辜,可是有他在,这天下的税还是收得上来的,虽然边关战火不断,恶战连绵,花钱如流水,但边军不曾缺过粮饷,百姓也没怎么加过赋税,因为盐税、茶税、矿税以及各船舶司所收的商税都很多,百姓的负担也就没这么重。”

崇祯叹了口气。

周皇后接着道:“可把他拿下之后,这些税就再也收不上来了,只能一次次的往百姓身上加税,最终弄得遍地流民,要不是有武威侯,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而且魏阉权倾朝野五六年,文武百官对他的投献孝敬,他本人的搜刮,攒下的资财有多少,恐怕连他本人都不清楚了,可是诛灭魏阉之后,真正上交国库的资财又有多少呢?”

崇祯皇帝的表情越发的古怪起来。

答案是没多少,真没多少。

当时他看着负责抄家的官员交上来的清单,大跌眼镜,不敢相信魏忠贤贪了十几年,就这么点身家。

而众官员众口一词,说魏阉党羽可能早就把财产给转移了,抄出来的东西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