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页

怀远镇开垦的良田共计二十五万余亩,被宁夏军抢收和霍霍一部分,经过连夜抢收,直到九月初,基本上结束了秋收。

公平军获得了大丰收,二十余万亩良田,收获了将近八十万石粮食,当然,这只是湿重,不是净重。

洪承畴再组织军队进攻公平军,其实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公平军有了粮食,有了三万余人的新力军,也就是说,再攻打怀远镇会更加困难。

此时的怀远镇一部分北撤退,占据鄂尔多斯,以及蒙古高原,就连鄂尔多斯部也投靠了公平军。

众所周知,蒙古大草原和大西北的沙海中有为数不少的咸水湖,烈日把湖水蒸发干净了,就只剩下盐了。

但是牧民仍然需要用牛羊跟中原交换大量的盐巴,为什么?因为大多数盐湖里的盐都是非常苦,甚至是有毒的,吃了那种盐就要倒大霉了。

草原上的牧民没有掌握煮盐提味的技术,就算掌握了,也没有办法发展像样的食盐工业,一来是因为他们铁器稀缺,好不容易弄来的那点铁器用来造兵器都不够呢,还拿来造煮盐设备?二来,燃料也缺。

煮盐是要柴的,那火一天到晚都不能停,大草原上除了草还是草,上哪找这么多柴?

真要煮盐,也只能烧干草,烧牛粪了,前者是牛羊的食物,后者是牧民日常生活中,在越冬的时候必不可少的燃料,拿这两样来煮盐,那真的是耗子给猫当三陪,要钱不要命啦。

第三八四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公平军与蒙古各部不一样,首先他们拥有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在煤炭开发,煤球炉以及煤球生产方面。

当然,公平军也拥有着成熟的制盐技术,至于煮盐提纯,解析净化,他们都有这方面的技术,而且,在煮盐的过程中,由于盐对铁锅的腐蚀,所以铁锅的损耗非常大。

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原本公平军的盐,只是从范三拔的府上缴获的,数量有限,现在好了。

等于说,公平军又掌握了一种巨大的财源,他们不像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牧民,只能守着那一个个盐湖干瞪眼。

这意味着他们虽然在边关,但绝对不会缺钱,他们可以用盐从蒙古人那里换到优秀的战马,从陕西、宁夏等地招募到大批能吃苦耐劳的民夫和士兵,即便洪承畴可以再次组织大军对公平军进行围剿,可是,中枢没有钱粮支持三边军队。

即使是洪承畴,没有钱粮,他也指挥不动三边军队,相反,随着时间推移,公平军的生意会越做越大,八十万石粮食,足够公平军养活十到二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