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虽然不是政治家,但是身在皇宫,耳闻目睹,他也知道作为边军,如果朝廷不控制着军械、粮饷,这是非常危险的。
曹化淳就提出,让崇祯皇帝派出内臣前往辽东抚慰,至少要看看全旭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
崇祯望着曹化淳道:“厂卫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没有,辽东一切安好!”
曹化淳道:“只是……皇爷,修武伯如今孑然一身,他马上快要三十岁了,若是再不成婚,恐怕这修武伯的爵位将后继无人!”
崇祯点点头道:“是啊,这事朕也心忧不已。如果朕可以前往辽东就好了,朕很想去看看辽东,看看全卿在辽东所做的一切!”
全旭其实对崇祯并没有隐瞒多少,他开垦多少田地,建了几座工厂,解决多少人就业,等等乱七八遭的事情,全旭都会写给崇祯。
几乎每个月一封奏折,与其他大臣不同,全旭的奏折全部都是白话文,而且是典型的后世报告一样,详细的数据,一目了然。
崇祯并没有回答曹化淳他的决定,他也在头疼。
……
事实上,全旭更加头疼。
他知道荷兰人前来辽南真正的目的,就是打着通商的旗号,前来试探辽南的虚实,造船不像造一辆马车,抢班加点,马上就可以制造出来。
尽管一口气建造了八座大型船坞,可是,在全旭从后世拿到的图纸,以三桅飞剪战舰作为主力战舰,一次性建造了八艘。
可是,一边基础建设,一边制造战船,效率自然就低了下来,就在荷兰人抵达旅顺的时候,这八艘飞剪船却没有建造完毕。
就算把茅元仪麾下的四十余艘炮舰全部拉出来,非但无法威慑荷兰人,弄不好,荷兰人在看到茅元仪的炮舰时,反而有信心攻打辽南。
就在全旭从双城卫向辽南返回的时候,全旭一直一筹莫展。
此时的三娘却心情不错,她拿着一柄锋利的匕首,在不停的削着一柄木剑,一柄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