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百官争的是利,争的是势,争的是名。

他们唯独不关心百姓。

卢象升道:“大明真的需要改变了。”

“改不了!”

全旭苦笑道:“这一仗,建奴不仅没有把朝廷文武百官打醒,反而让他们心中多了一丝侥幸,他们只会变本加利!”

第三三三章 炼尸炉三天彻夜未熄。

胜利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东林党对朝廷的影响,并没有被削弱。

在历史上,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这一仗把大明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扯下来了,崇祯也急红眼了,把上任以来,内阁大臣换了一个遍,文武百官,罢免了一大批。

利用打击魏忠贤的机会,趁机上来的东林党的众君子们,被直接或间接几乎扫了三分之二,然而,由于全旭的出现,他成了卢象升的人,成了孙承宗的人,他也算是东林党的人。

虽然全旭不承认,不过在侯恂看来他就是,所以,在兵部方面,并没有被影响多少。现在,在这个时候,可以说,东林党成了最大的赢家。

孙承宗以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督师蓟辽,他兼管着辽东、蓟镇、天津、山东登州、莱州等地的军务,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同时,卢象升作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巡抚辽东,包括原本吃瓜落的钱谦益也进京,顶替周延儒,担任礼部右侍郎。

这才是全旭最忧心的事情,东林党不仅仅没有受到崇祯的清洗,反而更加势大,从中枢将近一半的显官,由东林党获得。

他们能做什么?

当然,全旭不在乎。

他只是在稳坐辽东,观风景。

如果崇祯需要他去关内平叛,他不介意让麾下将领去刷刷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