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宋献策使用职务之便,将火药、粮食,交差发放,并且虚造了一个新仓库,火药和粮食都转移之后再发放。

这样以来,在叛乱发起的时候,造反的叛军第一时间不明真相,率先进攻了假火药库、假粮库,给秦承祖反应时间。

然而,他的亲卫骑兵马队杨万年却在关键时刻反水,带着叛军攻进灵泉寺,甚至杀入了秦承祖的政事堂。

如果不是宋献策提前布置的这些执法使、法主挡住了杨万年的进攻,恐怕秦承祖真会在阴沟里翻船。

经过将近两个时辰的拼杀,随着闻讯赶来的秦正阳赶来,总算消灭了这些背叛的将领,以及叛军。

这场混战死伤四千余人,现场触目惊心。就连秦承祖也中了一枚流箭,好在伤势并不严重。

“圣公,正阳失察,甘愿受罚!”

秦承祖叹了口气道:“此事不怪你,要怪就怪我!”

秦承祖心有余悸的望着宋献策,躬身道:“若非宋长史,这一关秦某可就过不去了!”

这一次,却让秦承祖看到了宋献策的不凡之处。

他能文能武,杀伐果断,最关键的是阴狠。

居然刻意营造了一个假火库一个假粮库,并且上演了一处火烧龙潭谷的好戏。龙潭谷就是灵泉寺山下的一处山谷,他将叛军三千余人马引进入,直接一把火,用了柴油五十余桶,其中一千三百余人非死既伤,余者躲进龙潭谷,被缴械投降。要不然,这些三千余叛军一旦攻上山,秦承祖可就插翅难飞。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宋献策:“分内之事,不敢邀功!”

“杨万年呢?”

秦承祖非常生气,其他人造他的反,他可以理解,唯有杨万年,可是他一直以来最为照顾的兄弟。

当年在辽东,杨万年全家被后金所杀,是秦承祖从死里堆里将杨万年救过来,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辽东想活下去,根本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