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

全干压低声音在全旭耳边低语:“手上都有人命。”

陈应冷笑:“没有人命也没有充当保镖的资格!”

全旭问道:“他们来到咱们这里有多少人?”

全干想了想道:“总共五十七个人,其中正常的生意人占大约三分之一!”

“看紧点,不要放跑一个人!”

“已经安排妥当了!”

为首的一人,年龄莫约三十五六岁的样子,长须飘飘,长得白白净净,眉宇之间透着一股书卷味,商人身上特有的铜臭在他的身上没留下什么痕迹,令人心生好感。

“久闻大名府全公子点石成金,富甲一方,介休曹宁这厢有礼了。”

“客气,客气,里面请!”

全旭伸手一指东暖阁,率先进入厅内。

全旭向卢象升兜售的循环经济理论,其实这一套最早就是介休曹氏第一代家主曹三喜发明的,他先租地种蔬菜和大豆,然后开豆腐店,将大豆变成豆腐,又用豆腐渣养猪,使豆腐渣变猪肉,猪粪又作肥料再种菜、大豆和高粱,如此不断循环,他的财富就大量增值,积累了资金后,又投资开杂货店、典当行。

当然,如果是正当生意,他就算再怎么赚钱,也不可能资产一千余万两,雇佣三万七千员工。

曹宁其实并不算是介休曹氏嫡系子弟,而是一个远支。虽然姓曹,却与曹三喜并没有血缘关系。

他负责曹氏钢铁生意,偶然听到大名府有廉价又质量上乘的钢铁,他就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全旭的产业是如此惊人。

最让曹宁意外是这种亩产两三千斤的玉米,亩产四五千斤的土豆,还有亩产七八千斤的红薯。

曹氏在关内、口外虽然数十上百万亩田地,如果可以吸入这样高产的种子,对于曹家而言,绝对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