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全旭道:“辽东不缺木材,长山岛适合兴建船坞,派出工匠自行建造就了?”

刘兴祚苦笑道:“全先生有所不知,不是所有的木料都适合造船!”

“对,造船的木料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慢慢阴干!”

毛承禄以为全旭不懂造船,急忙解释道:“一颗大树砍伐下来,需要放三年,甚至更久!”

“你们为什么不建造一座座烘干房,直接把木材烘干?”

说着,全旭拿起笔,简单几笔就把烘干房的原理以及建造图形画了出来。

“这样也行!”

全旭笑道:“当然可行,其实,不止于造船,就算是制造家具,也需要阴干木料,这样的木料才不会开裂、变形,我这里的木匠工坊,一直都是采取烘干房烘干的方式,一间烘干房,一次性可以烘干上千料木料,用时不过五天!”

“烘干房在哪里?”

“走吧,过去看看!”

全旭带着刘兴祚、毛承禄走向木匠工坊。

此时的木匠工坊,经过大规模扩建,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五十多亩,形成一套独立的院落,距离木匠工坊还有几百步远,就闻到了呛人烟味。

原本,全旭在指点木匠工坊采取烘干的方式,就地在松树林砍伐木材,然后用锯末烘干的方式,烘干木料。

不过,随着从开州购买大量的煤炭,这些烘干房就采取煤炭烘干的方式。

在全旭过来的时候,大量的木匠正在把新鲜的木料放在烘干房里,摆在架子上,然后关闭门,开始点燃火坑。

也有从烘干房里扛出来带着温度的木料,刘兴祚伸手摸了摸木料,又用手敲击一下,果然听着木料发出的声音,已经不带任何水分了,他难以置信的道:“这样岂不是想造多少船就可以造多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