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众人皆放下酒杯和筷子,一起望着刘荣和陈应。

陈应知道真正的肉戏来了,他从案几上抱出一只小木匣子,里面装着一块块薄木片,只见上面写着“上,中、下”三种不同的字。

古代人做生意,比现代商人要讲究一些,至少他们不会同行之内哄抬价格,内部自相残杀,而是事先经过磋商,达成统一意见。

这片小小的木片,每一片分别代表田地一千亩,整整一个匣子里,装着二百四十八片,分别代表黄府名下的上田六万七千亩,中田十三万三千亩以及下田四万八千亩!

陈应抱着这个匣子,走到刘荣和顾顺东身前的案几前,将匣子里的木片哗啦啦倒地案几上:“这就是我们全爷的诚意!”

第八十九章 送给卢大人的新年礼物

随着木片的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众人的心立即提了起来。

陈应的意思也非常明显,黄府拥有的二十四万八千余亩田地,全旭不准备出手。

也就是说,大名府各大士绅可以尽管出手。

虽然说,全旭的让步很大,可是刘荣等人的脸色非常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难看。

田地是士绅敛财最喜欢的东西,然而,全旭却对二十多万亩田地不感兴趣,这说明他所图甚大。

关于全旭的传言越来越多,然而,对于全旭的来历却越来越迷惑。

全旭可以随时拿着远低于市价的粮食,也可以拿出做工细心的棉衣、棉袄和棉裤、棉鞋,这些物资,在大明可是硬通货。

全旭作为一个外来者,表现出来的财力,让众人感觉摸不清底细。

在摸不清全旭的底细之前,他们是不愿意与全旭为敌的,至少表面上要说得过去,这些官宦家族,其实最怕的就是与明皇室的皇亲国戚产生冲突。

只要是官员,多少爱惜羽毛,就像北宋时期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欧阳修,被政敌诬告为与其甥女私通,结果被贬到滁州当太守,才有了有名的《醉翁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