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0页

就连十八部的结构,金胜曼权衡利弊之后,也选择了跟随。

甚至金胜曼去年的时候还正式的在金城设立了新罗书院。

书院里头各个学院的结构都跟观狮山书院一模一样。

哪怕是他们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还非常的片面,非常的肤浅,但是他们却是选择了跟随。

不管是书院的质量怎么样,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虽然新罗每年都有很多勋贵子弟寻找了去长安城游学,但是也有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去大唐的。

新罗书院就是为他们而设立的。

“大唐那么大,信息传递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哪怕是勋贵世家,要从镇北道、岭南道等地传输消息回长安城,都甚是不便。

虽然很多人家也开始养殖信鸽,通过信鸽能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是五力进行跨越县城的信息传递的。

虽然我没有完全搞明白大唐太子殿下的想法,但是这个事情应该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这么多年来,大唐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没有出错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要跟随。

并且在这个事情上面,我们是有优势的。

新罗的国土面积没有那么大,如果设立新罗邮局的话,不需要花费特别大就可以顺利的运行起来。

并且我们的信件传递效率,肯定是要比大唐快的。

你想一想啊,一封信如果要从长安城送到永平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