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掌柜的算盘打得很好,也思考的很是周到。
大唐的海商,都是要挣钱的。
并且海商对利润的设定都是比较高的。
在长安城十文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到了海外不卖个三四十文钱起步,都对不起自己。
所以哪怕是大唐的造纸成本其实已经下降了不少,但是纸张在海外的售价还是比较高昂的。
这就给了郑掌柜非常大的操作空间。
至于海外各个番邦属国本土的造纸作坊,他们虽然在材料费方面跟自己有一样的优势,但是因为工艺的劣势,他们制作纸张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最关键的是质量还不怎么好。
所以一直都只能占据一些低端的市场。
“这样也行,不过那些商家要是发现市面上多了质量跟他们差不多的纸张,价格却是比他们低不少的话,很可能马上就会跟着降价呢。”
项金的预期没有郑掌柜那么高。
在他看来,那些海商都是非常精明的人物,不会那么轻易的让自家把主要的钱财都给挣走了。
“他们哪怕是要跟着降价,肯定也降不过我们的。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看着情况来应对就是了。
项金,等会你就通知下去,以后我们作坊敞开来收购各种制作纸张的木材。
然后再招募两百名帮工,不断的扩大我们的造纸作坊的规模。”
郑掌柜觉得自己人生的春天似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