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2页

作坊城那边如今一年缴纳的赋税收入,就已经比一个道都要多了。

这充分的说明了发展工业对于赋税收入的重要性。

最关键的是各种匠人制作出许多货物之后,丰富了百姓们的生活,让大家手中的钱财有了更多的选择。”

王大牛虽然是学武的,不过出生太原王氏偏房的他,还是读过几本书,有些见识的。

“这个要慎重!我这个大哥啊,我算是比较了解了。

你要是带着一帮货物离开大唐,不管买了什么,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如果你携带匠人出海的话,其实还是有很多限制的。

像是水泥作坊这些东西,现在已经慢慢的没有管的那么严格了。

但是像是瓷器作坊的匠人,丝绸作坊的匠人,还有棉布作坊的匠人和晒盐作坊的匠人之类的,就很有问题了。

至于炼铁作坊和火药作坊的匠人,谁要是敢在海外独自成立类似的作坊,估计没有什么好下场。”

李治算是李宽的半个徒弟,对于李宽的很多想法,他是比较理解的。

所以这一次去金山港,虽然他带了不少的人马,但是会触犯李宽忌讳的东西,还真是没带的太多。

特别是那种大唐海贸的拳头产品,这是绝对不能碰的底线,李治是压根没有想过要挑战这一点。

并且,作为大唐的皇子,他其实还是比较理解李宽的想法的。

好东西就只能留在大唐,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可以慢慢的扩散。

当然,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是可以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