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1页

久保田七郎显然是有点期待大唐能够跟吐蕃国干起来。

这样他们就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

如今的倭国,在大唐面前是越来越没有还手之力了。

在长安城待了几年,久保田七郎也清楚的知道,如果大唐自己不发生内乱,或者不发生大的战争,那么倭国是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他跟伊藤浩之这一党的人物,是倾向于建设一个独立自主的倭国,哪怕是穷一点,也比现在这样成为大唐的藩属国要好。

不过,他们这一党现在在倭国还不属于多数党,所以很多工作展开起来是非常不顺利的。

不说其他的,单单倭国正使九条信一的态度,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不好说,大规模的作战,估计大唐的朝臣们是不会同意的,但是双方的关系变差,出现一些冲突,那是很有可能,甚至是必然发生的。”

“那你说我们在这个事情上面,有没有什么机会呢?听说吐蕃国现在的统治区域,都已经延伸到了天竺人的地盘。如果我们能够从天竺那边将物资运输到吐蕃国售卖的话,估计也能卖出一个天价来。

如今的东海渔业,对于商船的出售,已经管理的比较松,只要价钱合适,我们国内的商家也都能买到他们的海船。而从登州前往天竺的航线,据说也是比较成熟的,我们要是通知国内的商人去尝试一下这条商道,有没有意义呢?”

钱的好处,久保田已经充分的见识了。

倭国要发展起来,肯定也需要更多的钱财。

而倭国除了出售一些土特产给到大唐商家之外,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就很少了。

但是如果面向的客户是吐蕃国这样生产工艺落后的国家,倭国商人可以售卖的东西,一下就又变多了。

“你的方法值得试一试,不过我们倭国的商人对天竺的情况恨不熟悉,能不能顺利的开通这条商道,也很难说。特别是吐蕃国人跟天竺人应该也是矛盾从重重,我们能不能借道天竺进入吐蕃国,也很难说。”

伊藤浩之思索了一会,整体上还是认可久保田七郎的方案。

但是他却是知道其中的困难肯定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