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贵觉得这个方案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是!”
王富贵:???
“海外出口方面,我们虽然不是完全不做,但是可以把重点集中在玻璃镜子、自行车、化妆品、药品等产品上面,棉布的话,可以让程家、房家和尉迟家多努力一把。至于王氏棉布和郑氏棉布等其他家的棉布,他们要是能够将棉布卖到海外去,我也没有什么意见。
最关键的是,棉布的门槛比较低,我觉得是一个比较适合普通商人出海闯荡的产品。只需要投入一个几十贯钱,携带一批棉布乘坐扬州到蒲罗中等地的定期海船出海,随随便便就能获得一倍以上的回报,这可以有力的刺激更多的人走向海洋。”
钱这个东西,对于李宽来说真的就是一个数字问题了。
不说其他的,单单作坊城的那些房子,他就不知道收割了大唐勋贵商家多少财富。
这些财富如果太过于集中在楚王府,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甚至都不是太好的事情。
相反的,扶持更多的商人崛起,特别是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去经商,李宽是大力支持的。
这些有文化,有头脑的商人,将会让大唐萌发出一个新的特殊阶层,那就是资产阶级。
这对李宽未来的规划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王爷,这么说来,以后我们就主要制作成衣咯?”
“在维持现有棉布作坊的规模情况下,基本上不用考虑继续扩大作坊面积了,能够制作多少棉布,就算多少。然后这些棉布全部用来制作成衣服进行售卖。当然,棉布作坊的规模是不扩大,但是棉布的产能如果可以不断的增加,我也是支持的。”
对于技术创新,李宽一直都是本着支持的态度的。
作坊不扩大规模的情况下,要不断的扩大产量,基本上就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一条路可以走了。
而这又是涉及到作坊的管理,机械设备的更新等一些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