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拼命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还有几个人愿意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
凉州这几年修建了不少蒙学和小学,不管是唐人还是胡人,只要是适龄的孩童,都可以进去接受教育。
再过个几年,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胡人子弟慢慢长大,凉州的局面必然又要焕然一新。
“朔州那边的人口和赋税增幅是仅次于凉州的,如今已经从垫底的状态进入了前二十名,并且势头很猛,过个几年就能进入前十名。所以宽儿你说把朔州北部推广棉花种植的那一套利用到凉州这边来推广香料,朕是同意的。只是,这香料的种植面积,不可能像是棉花一样需要那么大吧?”
李世民坐在一旁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他看来,香料这种金贵的东西,需求是非常有限的。
哪怕是大唐现在的香料消耗量相比十几年前增加了几百倍,总数跟棉花相比,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个也很简单。香料的种植面积广了,价格必然下降。这价格下降了,能够用得起香料的人就变多了,销量必然就会上涨,到时候对香料的需求就会增加。当然,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陛下的担忧。
凉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但是我觉得大唐的商队去西域,不仅可以携带丝绸,香料也是非常适合的呀。对于西域的那些国家来说,香料的金贵程度绝对比大唐还要高,这就意味着贩卖香料会有大量的收益。到时候,凉州本地生产的香料,必定可以让丝绸之路变得更加繁忙。”
李世民:“万一到时候种植香料还是挣不到大钱,对大家的吸引力下降了,陇右道的胡人,可能就真的会借着这个机会崛起了。”
李宽这话虽然有一些道理,但是显然还没有完全解决李世民的担忧之情。
“陛下实在是担心的话,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在陇右道大力的推广土豆种植。算算时间,李耿和李义协率领的船队,应该快要到达美洲了,到时候带回来土豆和玉米,我们首先在陇右道推广。”
虽然土豆和玉米最终肯定是要在大唐全国推广的,但是先后有别。
只要朝廷愿意优先支持在陇右道推广土豆和玉米,勋贵们必定趋之若鹜的安排家中子弟去陇右道。
当然,前提是这个土豆和玉米真的存在。
“既然宽儿你这么有信心,那就按照你想的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