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中,李治已经把李宽当成是自己的偶像,不管是做事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一些行为习惯,都在模仿着李宽。
“这些区的界限,现在还不是非常的清晰,但是伴随着作坊城建设的不断完善,大家会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定位的差异。当然,房相您可能会觉得,这是这么简单的划分区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家长安城分的更细呢,每个坊都有每个坊的特色。”
李宽当然知道仅仅凭着几个新名词,是没有办法彻底让房玄龄信服的。
“如果把作坊城的各个区域比喻成人体的各个器官,那么纵横交错的水泥道路,就是作坊城的血管。不知道房相以前来过作坊城没有,我们作坊城这里,公共马车的数量和站点,是大唐最多的。哪怕是有些地方的人流还不是很多,也有公共马车定时前往,让百姓们不管是在作坊城的哪里,步行半个小时之内,都可以找到公共四轮马车来乘坐,并且价格还非常的优惠。”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交通有多么重要,李宽比谁都清楚。
特别是对于普通百姓,要让人员的活动范围变大,公共交通的发展几乎是必须前提。
虽然行走半个小时才能找到公共马车的站点,放在后世来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但是,要知道这里是大唐啊。
没有李宽的话,哪怕是再过一千年,也别想有什么公共马车出来呢。
也就是大唐不缺少马匹,马匹的价格也不算贵,才能经得起这么发展公共马车业务。
否则,单单一个马匹问题就能愁死一帮人。
“在作坊城的住宅区,除了未来之星幼儿园和互助小学,我们还修建了大量的蒙学,让所有的适龄孩童都能够去学堂识字。至于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附属医馆,除了在作坊城里修建了一个分馆之外,还在作坊城里头有十几处的小诊所。这些小诊所,将为百姓们解决百分之八十的日常病痛。”
“作坊城跟长安城相比,还有一个非常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公共茅房。房相您之前也去观狮山书院的实验室观看过,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微生物的,要最大程度的减少生病,保持卫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趁着马车前往李忠府上的机会,李宽滔滔不绝的给房玄龄介绍了一遍作坊城的优点。
而李宽说的这些话,很快也会被优化之后发表在《大唐日报》上面,让大家重新认识大唐的作坊城,不是简单的一座安置作坊的地方。
“楚王殿下,你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你的建议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