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页

阿南:“这就是你支持你家大郎去观狮山书院读书的原因吗?要我说,他都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书了,十几岁的年龄,完全可以出来帮忙挣钱了。就这码头上的挣钱速度,读什么书呢?哪怕是到时候可以去到哪个地方当胥吏,也不会是在长安呀。”

阿南的这个想法,在渭水码头代表了一部分纤夫的想法。

不过,更多的却是跟大力一样,支持自己孩子去到蒙学、小学,甚至是书院里面进学。

受到楚王府的影响,长安城各个大作坊都会建设自己的蒙学和小学,同时也会适当的对外招生。

可以说,在长安城,你只要想读书,门槛已经比十几年前不知道降了有多少。

要是在大力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别说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纤夫,哪怕是就是普通村子里的小地主,要养一个读书人,压力都是非常大的。

读书,基本上是一件跟普通百姓没有关系的事情。

“阿南,不一样的。我家大郎到时候是观狮山书院毕业的学员,哪怕是毕业后跟我一样来到码头当纤夫,日子也会过得比我们要好。其他的都不说,单单他的那些同窗,就注定了他这辈子不容易被人欺负。哪像是我们,时不时的就有泼皮想要到我们的主意。要我说啊,你家的二郎现在还有机会,让他再回到小学上个几年,到时候也去观狮山书院。”

大力自己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对于自家孩子读书这件事,却是非常支持。

不要说这两年收入水平好了很多,就是几年前收入差的时候,他都咬着牙送家里的几个娃上学呢。

长安城那些蒙学和小学,对作坊子弟的收费是很便宜的,但是对于无关人员,那是正常收费的。

“有没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啊?算了,又有大活要来了,改天我找你喝酒的时候再聊,正好听说长安城最近建设了不少的酿酒作坊,新推出了一些价格非常实惠的美酒,我们也找机会过过嘴瘾。”

就在阿南说话之间,几艘船只从渭水里头缓缓的靠向码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在阿南和大力看着靠岸的船只的时候,许昂也意气风发的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近的码头,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