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金太邹了皱眉头,金太铁铺的东西走的是物美价廉的路线,如果铁锭涨价了,他只能跟着涨价,要不然就会亏本。

但是,这么一来,自己的客人肯定就不满意了。

“是的,最先是长孙家的炼铁作坊开始涨价,其他几家立马也就跟着涨价了。”

“长孙家是关中地区最大的炼铁商,他们一涨价,其他肯定都跟着涨的。”

炼铁是长孙家最核心的产业,所以当初他们愿意卖煤炭矿山和石灰石矿山,却是一点铁矿都不肯卖,甚至这几年还在关中各地收购了好几个新发现的铁矿。

金太打铁铺子作为一个铁制品加工作坊,最大的生产成本就是铁料的购买了。

换句话说,长孙家的炼铁作坊,就是金太打铁铺子最主要的材料来源了。

“这两年,用铁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就连农户的犁耙,也开始使用大量的好铁制作;再加上有钱人家的蜂窝煤炉子也喜欢用铁皮包裹在外面,各行各业,对铁料的需求都在增加。”

负责铁料采办的伙计是跟了金太好几年的老伙计,很是负责的分析确认了如今这种情况的原因。

不过,这并不能改变这种局面。

“这个我是知道的。偏偏长孙家的炼铁铺子,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放到了精钢打制上面,生铁的产量虽然也有所增加,却是远远赶不上需求。”

金太其实是对长孙家炼铁作坊的这种做法有点不满的,凡是又没有任何办法。

“哎,精钢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兵器制作,采办的都是朝廷的衙门,价格给的比铁料高多了。那长孙家自然是愿意多生产精钢了。”

长孙家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左右没什么外人,伙计也是什么话都敢说。

事实上,长孙家这几年,通过铁料和精钢的售卖,也着实挣了不少钱。

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忍得住不去涉及捕鲸业和水泥制作等楚王府搞出来的挣钱产业。

要知道,单单长安城的勋贵,至少就有七八家都去到登州府,走上了捕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