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粮才有民心,有民心则江山稳固。为了大梁,儿臣奏请向大户借粮五百万石,待到百姓度过饥荒,来年打了粮食,再还给他们。”
“这……”萧隐听了很是犹豫,这个办法他不是没想过,可向大户借粮,有伤大梁脸面,哪有皇帝向大户借粮的?
可要是强令豪强再纳粮,那他就会丧失“民心”。
“父皇,不能再犹豫了。湖广每天都有百姓饿死,情何以堪啊!”萧焱说到这里,看向徐彧,“徐尚书,你主管户部,可知我大梁有多少在册户口?”
徐彧道:“好教赵王知道,大概有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三百万吧。”
“大概?”萧焱冷笑,“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有几百万人当了流民!几百万人当流民啊!这怎么得了!本王听说,已经有流民开始往唐国跑了!”
“父皇,再不施恩赈济百姓,那我大梁将越来越弱,唐国越来越强!”
萧隐身子一颤,“梁弱唐强”这句话就像是一把利刃,刺了他一刀。
“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李洛的威胁和严苛的事实,还是让萧隐决定采纳萧焱的建议。
“陛下,赵王此策不妥啊!”一个官员放下酒杯出列,“我大梁建国只有一年,根底未稳,却要向百姓伸手,这民心何在?为今之计,莫若像唐国借粮,唐国不借,也可征收明年或者后年的赋税。”
此人是散骑常侍董襄,也是湖广豪族出身。他口中的百姓,当然指的是豪绅大户。
亏他想出来预先征税的主意。
“百姓?民心?”萧焱冷冷盯着这个跳出来唱反调的人,“万千小民不是百姓?不是民心?流民不是百姓?董襄,我大梁若没了,你等大不了换个主人做官,还管得了我等的死活么?”
光明公主辛苦一向怨恨豪绅投靠蒙元,她巴不得看到豪绅倒霉,也站起来说道:“陛下,大梁不是没有粮食,粮食多在大户手里。圣教当初起事,就靠了镇压一些大户得的粮食。那时尚且有粮,难道如今反而没有了么?”
“臣以为,是该让大户出粮的时候了。要是晚了,就是这么做也来不及了。”
光明公主的话,还是有分量的。萧隐也知道事情紧急,终于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