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页

葬元[校对版] 武猎 949 字 2023-03-17

第二天,唐国元旦大朝。

李洛和崔秀宁一身盛装,打着诸侯国君的仪仗,率领大批文武官员,先去太上道宫祭拜天地,然后再去炎黄帝宫祭祀华夏共祖。

“呜呜呜——”

“咚咚咚——”

炎黄帝宫大殿内外的乐器一起奏响。殿外是牛角号和大鼓声,殿内东边是黄钟大吕,小吕,玉磬等,西边是笙瑟竽埙等。

神殿外的广场上,按照诸侯礼仪,八佾六十四名舞姬(每佾八人),依次演绎《云门》、《咸池》、《大韶》等祭舞。

按礼仪,李洛这个唐国君主,只能用六佾,不能用八佾。

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表达了对诸侯僭越用八佾的愤怒。

不过,李洛虽然用了八佾,却是合乎礼仪。因为他祭祀的是炎黄始祖,不是祭祀李氏祖宗。

作为开首之乐的,正是传说由黄帝亲制的《云门大卷》。

肃穆雅正的乐舞中,一排少年少女,头戴香叶冠,身穿葛麻白衣,悠悠唱到:“大施天下之道儿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

这些祭舞,属于“六代舞”,相传是黄帝、唐尧、虞舜、夏、商、周六个朝代的祭舞。

“六代祭舞”被记载于《乐经》。而《乐经》被焚,所以到秦代基本失传。

不过,李洛在日国找回的华夏失传的古籍中,就有《乐经》。文天祥和郑思肖解读出来后,指点太乐署,再次编排出“六代祭舞”。

等于说,六代祭舞在唐国复活了。

李洛还是第一次观摩六代祭舞。感觉很是古老,舞姿的动作,充满了一种古拙质朴,而又张力十足的神秘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