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元军的中等战船,强出太多了。从蒲氏缴获的五十艘战船就在不远,可是和还未完工的洛宁战船一比,就像豺狼和狮虎。
李洛问道:“此船战具兵员,如何配置?”
郑和恭敬的回答:“按照恩师的意思,配置石炮四架,拍杆两座,床弩十二台,炸罐抛射架两座,突火枪三十杆。”
“兵员方面,弩机兵三百人,火器兵一百人,弓箭手三百人,接舷刀枪手三百人,操船水手五十。全部人员一千零五十。”
李洛点点头,这个配置很合理了。可以在远程、近程、肉搏这三方面有效打击敌军。如今海东还没有开发火炮,暂时只能这样了。
等到开发出火炮,才能转化为火器战舰。
郑和又道:“如今新船下水,不知道帆速。但以学生估摸,每时辰应该最少比其他大船快五六里以上。这两艘新船,还请老师命名。”
“郑和,你们做的很好。这两艘新船嘛……一艘叫长安号,一艘叫晋阳号吧。”李洛很快就想到合适的名字。
“诺!”郑和领命,“长安号,晋阳号,美哉,壮哉!”
其他人听了也有点激动。主公姓李,据说是李唐后裔。而长安是大唐国都,晋阳是李唐龙兴之地,这其中含义……还用问么?
李洛指着两条新船,语带豪气地说道:“就算将来这两艘战舰沉没,也有新的长安号、晋阳号。将来还要有洛阳号、扬州号、成都号!”
“主公既有凌云之志,我等安敢不尽心竭力,辅佐主公大业,再开汉家社稷!”
林必举等人不约而同的表明态度。他们既然能被利落和崔秀宁提拔重用,当然都是聪明人,如何还不知道李洛志在天下?
光看命名两艘船,就能看出主公绝对没有故步自封、偏安海外的打算。如今海东越来越兴旺,蒸蒸日上之势无可阻挡,群策群力之下,将来未必不能问鼎中原。
李洛点头道:“诸位如此心迹,本官甚是欣慰!有朝一日,倘若本官得老君护佑,真能光复汉家大业,必不负诸位之心。”
“谢过主公!”林必举等人心情也激荡不已,真有那天,他们可就是从龙开国功臣,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啊。试问谁不动心?
林必举赶紧说道:“主公,如今海东有十几万人口,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光靠县衙治理,未免不妥。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属下恳请主公立国建号,以安民心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