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按照朝廷这边掌握的一个大数据,来推断你的剩余劳动力有多少。

最后在根据你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来统一安排接下来的经济发展规划。

一人一年能够耕种多少地,这个是死的数字,谁也改变不了。

就算有个别人有些偏差,但是综合下来一个中间数字是不会相差太大的。

有多少劳动力,就给安排多少的事情,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去占用劳动力。

至于家庭内部是怎么划分的,那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了。

再一个,为了控制劳动力一股脑的都往经济上面去靠拢,所以对人工的成本控制的还是比较严格的。

一个人一个月的工钱也就四到五钱左右,而这个工钱只能购买一石粮食。

一个劳动力每个月至少需要两石以上的粮食才能够保证体力。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通过打工去养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从源头上就给你掐断了这个想法。

所以,耕地是本,先确保家中有余粮,不会饿肚子。

打工为辅,让多余的劳动力去打工赚钱,用这些钱来补贴家用,改善生活。

所以说,发展经济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部署规划,一步步的走上去。

放在现在这个时间段,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唯一标准就是粮食的产量。

产量高了,空出来的劳动力就多了,能够用来发展经济的人就多了,经济自然也会慢慢的好转了。

关中人口并不少,所以即便是部署一两个工业区什么的,也不会影响到他们本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