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鄂尔泰又把令一个擅自脱离战场的台吉以军法直接从事,当众砍下他的脑袋后直接传示三军,并且宣布这三个部落的草原和族人全部由此战力战而损失惨重的其余部落瓜分,以弥补他们的损失。
鄂尔泰这样一做不仅让所有蒙古人看到了他的决心和手段,同时也让士气大跌的蒙古各部稳住了军心。
此外,为了激励军心,鄂尔泰还向蒙古各部承诺,一旦拿下科尔沁后整个科尔沁草原他分毫不取,全部分给有功的蒙古各部。
至于如何分配,那就要看各部在战场上的表现了。总而言之一句话,立功的有奖,有过的严惩。
整顿兵马后,鄂尔泰重新开战。这一次鄂尔泰调整了战术,原本他并不想动用自己的部队,毕竟这一次联军的组合鄂尔泰也是有着自己考虑的。
作为顺义王,鄂尔泰并非是蒙古人,而他的直系部队大多也都是之前满清的部队,之所以能成为顺义王并且控制蒙古,那是因为鄂尔泰在蒙古经营多年,再加上如今蒙古的实力他是最大最强的一支。
但成为顺义王后,鄂尔泰也在考虑自己的未来。作为曾今满清的上书房大臣,鄂尔泰的眼光和判断力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大明对于蒙古的一些动作他看得非常清楚,同时也明白大明这么做的用意。
大明对于蒙古的态度绝对不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归顺就能了结,大明皇帝朱怡成是罕见的英主,这样的帝王哪里会让蒙古游离在大明直接统治之外,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归属呢?
所以说,未来的蒙古大明必然会直接进行统治,而他这个顺义王也不再可能和之前一样统治整个蒙古。
在这种情况下,鄂尔泰自然有他的想法,他知道自己除非背叛大明再一次独立,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按照大明的脚步去走,等大明彻底控制住蒙古后,安安稳稳当一个没有权势的王爷。
可鄂尔泰能甘心么?当一个人曾今拥有一切后再让他回到没有拥有的时候换成谁都是不愿意的。
鄂尔泰同样也是如此,所以他必须想出对策,以面对这种问题。
这一次出兵鄂尔泰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科尔沁部在他成为顺义王后非但没有表态支持或者默许,反而和他对着干。
这是鄂尔泰绝对不允许的,如果鄂尔泰坐视科尔沁这样做的话,那么作为统领蒙古的顺义王鄂尔泰还有什么威信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