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那么朱怡成也下了决心,准备同意军机处的方案正式实施新的移民政策,另外开放日本向新明移民的政策也同样可以进行。但考虑到日本和大明的不同,朱怡成做这件事需要考虑到日本幕府方面,倒不是大明怕了日本幕府,以现在大明的实力哪怕是打垮日本幕府也不在话下。
不过在大明的利益来看,一个稳定的,没有威胁性的日本更符合现在的利益。但要实施这项政策,就算不征得幕府同意,也必须不能让幕府有实质性的反对。
此外,不包括幕府,还有日本地方大名也需考虑,所以大明方面需要派一人跑一趟日本做成这事,至于派何人去呢?朱怡成思索了下,顿时想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第1148章 老汪出使
汪景祺这些年依旧担任宣传部长,不过他的礼部右侍郎已迁至左侍郎,从品级上虽然没有上升,可实际职务却是近了半级,成为礼部的二把手。
不过现在的礼部和当年的礼部有所区别,自朱怡成拆分礼部,把部分礼部职能和鸿胪寺职权合并,新成立外交部后,礼部已不再直接负责外交事宜。
所以汪景祺这个礼部左侍郎要以权限来讲连当初的右侍郎都稍有不如,但这对于汪景祺而言并不算什么,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知道自己和廖焕之、蒋瑾这些人不同,他在政治上并不突出,不适合担任行政主官。
何况如今汪景祺还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个职位清高,也最合适他的。再加上朱怡成安排汪景祺编撰《前明史》,这足以证明朱怡成对他的重用,而这些年来他也乐在其中。
而现在,作为大明二品大员的汪景祺却不在京中,反倒坐船先去了琉球,在琉球停留了几日后又到了日本长崎。
作为文人的汪景祺一下船后就眼睛一亮,打量着长崎的景貌。如今的长崎可谓是日本最繁华的港口城市,在大明强行打开日本国门后,长崎就是日本和大明商业往来的枢纽,这些年中长崎发展的极快,而且居住此地的大明人也是不少。
不过这些都不是引起汪景祺兴趣的地方,反而那些典型的日本建筑和城市格局令他着实欣喜,作为文人,尤其是精通历史的文人,汪景祺在此地感受到了旧唐时期的格局,而这种格局在大明本土已很少见了,没想到居然在此处能看到。
正当汪景祺对之感慨无比,遥想当年天朝盛唐之时,日本方面的接待者迎了上来,这才让汪景祺暂时放下了准备吟诗一首的念头。
“日本国,征夷大将军幕府老中井上正岑,见过天朝使臣。”井上正岑带人上前,以极为恭敬的礼仪向汪景祺行礼道。
当年大明初同日本接触就是井上正岑代表幕府进行的谈判,而这些年来大明和幕府之间的许多事务也是由井上正岑承担,可以说幕府内谁最合适和大明交流,那么唯井上正岑再无第二人。
半个月前,幕府接到大明送来的消息,说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左侍郎,大明宣传部长,二等伯爵汪景祺出使日本。得知消息后,德川幕府内部商议了下,觉得在没搞明白汪景祺怎么会出使日本,大明派他来又为何事的情况下决定依旧让井上正岑代表幕府出面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