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样的么?”周氏虽是明白人,可毕竟还是不明白彭荣的真正所指,忍不住问道。
彭荣摇头笑道:“这如何能一样?前者富贵唾手可得,享的是太平,无需丝毫风险,未来子孙虽可能不再有王爵,但公侯却依旧是可保证的,但却是为臣而非为君。至于后者嘛,那是霸者之道,其中凶险万分,如成自然开疆裂土,成就霸业,可一旦不成,固然就是兵败身死,一切犹如烟消云散……”
周氏之前脸色还好,可听着彭荣的解释这小脸越发惨白,尤其是当她听到彭荣最后说兵败身死,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整个人更是微微一震,吓得嘴唇都未有血色了。
“彭师傅,我只想让埰儿一生安稳就行,自然能有富贵更好。至于什么开疆裂土什么,这些老王爷都未能做到,何况埰儿?埰儿年幼,我又是个妇人,有些大事我也不明白,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这平平安安比其他什么都强,您说是也不是?”
看着周氏急切而又焦虑的目光,彭荣心中微微点头,当即叹声道:“如此,臣心里明白了,请太妃放心,臣定保太妃和王爷富贵平安。”
“这就好,这就好……”周氏脸上终于回过了血色,连声点头,随后又急切询问那么接下来她又要做些什么才能保住富贵平安。
话到如此,彭荣自然也实话实说,他告诉周氏如果想保住富贵平安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正式投靠大明。毕竟宋王之位之前已被大明承认,如今赵弘灿去世,赵之埰继位,虽说已成事实,可毕竟赵之埰年幼,必然有人会不服,这时候赵之埰可以以宋王的名义直接向大明上书,只要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那么他的宋王之位就稳了。
不过这还不够,接下来赵之埰还必须要得到大明的全力支持,这才能真正高枕无忧。可如何得到大明的全力支持呢?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以独立姿态存在的话定是不行的,大明又如何会这样帮赵之埰?所以有得必有失,想要真正保全自己,一生荣华富贵而且绵延子孙,就必须舍弃些东西。
第0940章 愁云
周氏只想安稳,丝毫没有赵弘灿之前的野心,至于新的宋王赵之埰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再聪明又能懂得什么?何况拿主意的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是他的老师,对于他们的决定自然是不会反对。
在彭荣的劝说下,周氏很快就下了决心,她同意彭荣的建议,以赵之埰的宋王的名义立即向大明上书,以求得册封,同时彻底投向大明,以求当一个安稳的王爷。
不过周氏还有两层顾虑,第一层就是担心自己和儿子一旦真的投靠了大明,大明是否真能保他们荣华富贵?而不会之后找他们的麻烦?虽然周氏是妇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不过历朝历代的事件还是知道一二的,再加上周氏平日好戏,这戏文里不也唱过亡国之君的悲惨之事么?就算是当年赵宋代周,柴家也好不到哪里去,而如今赵之埰恰好又是宋王,这难道是巧合?为此周氏还是有些不放心。
“太妃不必多虑,大明乃天下之主,再者宋王殿下乃是顺应天命投明,大明定会善待宋王一脉。至于太妃所担心的事更不可能发生,要知道老王爷当年称宋王之时就已是大明臣子,说起来如今王爷继位,是顺理成章。既然如此,作为臣子上表朝廷以求册封,天子只有欣慰何来怪罪一说呢?再者王爷主动交出兵马,更是忠心之举,大明天子乃千古明君,厚待是一定的。”
说到这,彭荣特意举了个例子,这例子就是琉球王尚氏一脉,如今尚氏主动去国,大明以亲王爵位待之,并在本土妥善安置。尚王同样年幼,但大明优厚和礼数半分不差,除了去国主之外,其余一应待遇依旧如故,而且大明天子还承诺,尚氏后人不仅可以继承其爵位,如有才者也可出仕,以此来看,宋王归明未来的保障是一点问题都没。
“太妃您想,尚氏可是真正拥有一国之国君,大明都能如此善待,何况您和王爷呢?”
听到这,周氏这才总算放下了心。可转念一想又担心赵弘灿的旧部,虽然现在新王继位,广西这边也算太平,可前线那些将领却不知道是什么想法,尤其是赵弘灿的心腹提督郭永,此人对赵弘灿是忠心耿耿,而且现在他在云贵边境手握重兵,节制前线所有军队,一旦有所异心不听命令,决议反对的话,那么周氏也拿他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