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页

大叛贼[校对版] 夜深 2167 字 2023-03-17

“科道?”听到这,朱怡成微微皱起了眉头,科道其实就是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总称,尤其是后者更是科道的代表。从政治地位来讲,科道官属于清流,官员品级虽低,但其权却不小,而且清贵。

大明复国之后,重立六部同时自然也重建科道,科道对于吏治和地方的监查是本职工作,这个机构自然是不能少的。不过朱怡成并不想重蹈覆辙,以重兴之前前明时期科道造成的问题,更不愿意看见科道权利过大而导致削弱皇权的情况发生。

所以目前的科道地位虽然没变,但权利却比前明时期小得多,而且朱怡成在监查天下时更愿意通过锦衣卫等机构来进行,从而绕开科道官来进行。而现在廖焕之突然间提到了要让科道介入此事的建议,明显就是建议朱怡成适当放权给科道。

“皇爷,监查天下原本就是科道的本职,而如今我大明科道却未能尽职,实在是有些遗憾。诚然,之前科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当年太祖罢御史台,改立科道之初其用意是为了做其实事,而非用其夸夸其谈,如何用,怎么用,一切都凭皇爷一言定之。”

廖焕之自然是知道朱怡成压制科道的原因,不过科道这种清流也不能太过压制,这对于大明朝廷甚至朱怡成的名声可是弊病。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也是想让朱怡成重视这一点,同时也打算让朝廷向清流释放善意,以拉拢科道各级官员。

朱怡成仔细思索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廖焕之这么建议的原因,只是微微点头却不明确表示同意,反而询问如由科道介入此事的话,按照廖焕之刚才建议所说先择一处或几处进行,那么就必要要派监查御史下去办差,以配合军机处进行。

十三道监查御史自然不可能全部派出去,不过派些人倒是可以的,而且绝对不能给予普通监查御史太大的权利,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之人进行全盘指挥,对于这个人选必须要选的好,一来不能使用真正的清流,这种夸夸其谈的家伙朱怡成可以养着但绝对不能让其做事,二来这人也要对地方施政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皇爷,臣这边倒是有一个合适人选。”

“哦,你说的都察院的何人?”朱怡成问道。

廖焕之笑了笑,当即回道:“此人并非在都察院任职,其实此人正是上那份奏折的董铭,臣以为既然此事由他而起,让他担任地方监察是最合适不过的,皇爷可一旨令其由知州改任监察御史,并让其负责一道即可。”

第0927章 一声叹息

董铭现在是知州,官衔六品,而监察御史是七品官,初一看上去廖焕之这么建议等于让董铭直接降了二级。可实际上官员的级别不能仅从官衔来看,一个地方的知州虽然是六品官,但其地位根本不能和七品的监察御史相比。

要知道监察御史可是科道官,科道官向来清贵,虽是七品但到地方别说六品知州了,就算是知府也要客客气气。就如同后世的中央巡查小组一般,小组成员级别虽然不高,可权利大的吓人,到了地方哪个官员不胆战心惊的?

所以说,廖焕之让董铭改任监察御史非但不是贬职,反而是重用,何况廖焕之还提出让其直接负责一道,等会更加重了董铭的职权,其用意可想而知。

朱怡成沉思了会儿,不得不说廖焕之这个建议倒是让他心动了。从目前情况来看,的确让科道官参与此事是比较妥当的,而董铭此人无论从人品还是对地方的了解都适合这个职位。

再者,朱怡成也有自己的想法,董铭熟于地方,更心怀百姓,性格耿直,为科道官更适合主政地方。虽然朱怡成已经把这事交由曾逸书办理,但对于军机处的权利也必须有所限制,这件事关系到国策,接下来的处置必须慎重,如果有曾逸书和董铭两人相互合作,同时又相互牵制,那么朱怡成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