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威廉正式向东印度公司提出辞职,辞职的原因是因为他已接受大明皇帝的邀请加入大明国籍,并且成为大明的官员。对于这点,威廉相信无论是自己的叔叔还是东印度公司的其他高层都不会反对的。
原因非常简单,在这时代,欧洲各国的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的,就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牛顿爵士,他既能在剑桥大学任职,但同样也可以在法国科学院任职。至于一些国家的贵族和大臣们也是这样,由一国去另一国担任重要职务,甚至担任国王的也不在少数。
何况,威廉能留在大明,为大明皇帝所看中并授予官职,这对于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贸易开展只有好处而无坏处。有了威廉这个人在大明当官,那么将来东印度公司和大明的贸易乃至英国同大明的正式交往都将有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是对于双方都是极好的,如何会阻止呢?
威廉的信件已随着他的随从返回一并带去,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约两个月左右就会到达印度。至于东印度公司那边,威廉也相信得知这消息会尽快做出回复,最多半年内,东印度公司就将派出正式商业使团前来大明,从而开始双方的贸易合作。
这些,朱怡成都是一清二楚的,把威廉留下来,朱怡成不仅是因为威廉对于科学方面的能力,更是看中他的特殊身份。留下威廉,不仅能加快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开展,此外朱怡成还有别样的考虑。
大英帝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如今已经走在它原本的历史步伐中,虽然现在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是法国,太阳王的光芒几乎笼罩了欧洲所有国家,但路易十四已经年老,这位欧洲著名的君主,终究要到他谢幕的一刻来临,在十年后,当他离开这个世界,强大的法国就将逐渐衰弱下去,而英国也将迎来它的辉煌开始。
大航海时代已进入尾声,世界的抢夺几乎到了最后时段。统治海洋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三国,也将在新兴帝国的崛起后逐渐黯淡。所以说,大明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一旦错失了这次机会,那么对全世界的势力划分就彻底到了尾声,今后再想分一杯羹,那已是千难万难了。
其他的不说,仅仅说北美吧。如今的北美主要势力是法国和英国,而在南美是由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三国势力组成。相比富饶的南美,后来的法国和英国对于北美的殖民眼下仅限于大西洋一岸。也就是后世美东区域,其地盘也并不大,仅仅只有二三个州的样子。
至于太平洋一边,也就是美西区域,还未有任何西方国家涉足,大明如果要在瓜分世界最后一场中得到利益,那么其下手最好的地方就是美西。面对那些老牌帝国和强大的法国,如今正在崛起之路上的英国从这点来讲和大明是天然的合作方,只要两国心照不宣,一起在北美发力,就能在其中取得极大利益。
至于威廉府中的那些人,不仅有着锦衣卫的密探,更有着通事处的人。实际上,就在研究所内,除了守卫部队是锦衣卫的外,那些科研人员中也有不少是锦衣卫和通事处的,只不过他们这些人都是双面人,各自在为人不知晓的情况下秘密执行他们的任务,而在必要的时候起到他们所存在的作用。
第0364章 战俘
科技是动力,工业是基础。
研究所的设置是为了科技的发展,而最终体现的是在工业上。
如今大明工业主要基地还在宁波,毕竟宁波是朱怡成起家的地方,再加上宁波商界也是第一批同朱怡成进行合作的,经这些年的发展,宁波不仅是有名的海贸港口,同样也是大明新兴的工业城市。
先不说那些工房,在大明合作中尝到甜头的商人们在宁波也开设了不少工厂,使得宁波在大明的地位日渐越重。但在朱怡成看来,一座城市的工业集中即有好处也有坏处,这种不怎么均衡的发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可同样会使得各地的发展发生畸形。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民间对于四民的态度还未全部扭转,所以推行工业化,向大明各地区进行诱导性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为此,朱怡成已让军机处连同六部对各地区进行工业化推进,对于传统的纺织业,尤其是丝绸等,苏杭占据先天优势,此外还有手工业、初级加工等等,根据各地的条件不同进行引导,由朝廷出面扶持地方组织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