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页

毕竟,阮小五名义上是武松的师兄。

同时,武松的功夫很杂,他属于少年就闯荡江湖,到处拜师求学,什么都会的底层武人。年纪不大,但是江湖经验很丰富。棍棒、双刀、朴刀,甚至枪都会耍,甚至会了学功夫,还混进过寺院做过和尚。武松最厉害的还是用刀,在遇到周侗之前,武松的功夫还仅仅是二流,刀法还过得去,做多也是不错。

刀随步走,没有一流的步法,绝出不了一流的刀客。而一流步法,都是江湖名师的压箱底的技艺,像武松这样闯荡江湖求学的武人,就算是长得再讨喜,也别想学过来。除非他遇到个一流高手,高手有个女儿,他又将高手的女儿迷得五迷三道的非他不嫁……

要不然,武松根本就不要指望能够学到一流的步法。

但是周侗不一样,他会的绝技太多了,又是御拳馆的总教头,不在乎多个几名弟子学上一两项绝学。

可即便如此,周侗也没有收武松为弟子。

除非武松是将门子弟,至少周侗在御拳馆总教头的位子上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破例的。

可见,在大宋,出身有多么重要了。

大宋只有一种人不看出身,就是读书人。

但读书人在没有中进士之前,什么也不是。

只有中了进士,才是鲤鱼跃龙门,直上云天。

“清河县武松,拜见师叔!”

在兵统局官舍,武松单膝跪地,行武人大礼。

“武松?”

李逵盯着武松有点不不明所以,这家伙应该有个哥哥叫武大郎,还有个嫂子姓潘……可这是同一个人吗?

阮小五提醒道:“少爷,此人是我师父的记名弟子,老师教授了他玉环腿和鸳鸯步。他整日赖在御拳馆,混吃混喝,老师也会颇为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