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冲和李逵一琢磨,也对,气节这东西在考卷上显现,绝对是犯傻。
于是,苏门下场的一半实力,开始琢磨起来怎么吹捧变法派这等不要脸的事来。另外,苏辙和黄庭坚心有灵犀的教导着自家的侄子。
饶是李清臣聪明绝顶,也料不到黄庭坚这位编排了无数神宗皇帝趣闻的文坛巨擘,会教范冲和李逵如此不要脸的应试手段。
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两日的墨义,大部分考生都已经渐渐的习惯了贡院的生活。
考棚狭小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只要再熬一天,就能再次呼吸自由的空气,然后煎熬的等待放榜之日。
五经题之后,就是两部本经。
之所以会把墨义放在最先考,或许也是为了让考生适应这种环境吧!
第三日。
策论题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对于绍圣元年省试的士子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科举战场。
是白刃厮杀的关键时刻。
自从熙宁变法以来,诗词不再纳入省试成绩。策论,成了读书人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篇好的策论,就能决定一个读书人十年,甚至二十年寒窗苦读的结局,没有人敢在这方面轻视。
铛铛铛。
衙役举着策论题目的牌子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