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咦!”

范纯仁顿时词穷,随即气地大骂起来:“混小子,你不想中进士,为何要参加解试?尔等所为,岂不是戏弄朝廷抡才大典,误人误己?”

“我父亲,我爷爷,对小子的期待就是解试过了,能够去县里做个书吏。这是家人对小子的期望,老伯,要是过不了解试,我回不去了?”

李云说的有点夸张,但也相差不是太多,就算是解试铩羽而归,李清还能不认李云这个儿子不成?

只不过,对于李云来说,一旦解试没有通过,他都不知道会被自己的老爹送去那个书院读书。这比坐牢都要憋屈,岂不是让人愁死?

苏轼的徒孙,徂徕书院收不收?

求之不得。

苏轼的徒孙,应天府书院要不要?

肯定要啊!这是进士种子,得好好培养。

真去这些大宋顶尖的书院,李云觉得他只剩下替苏门丢人一条路可走了。

范纯仁对李云失望透顶,扭头气鼓鼓的问:“李逵,你也是如此?”

“我比他志向大一点,中进士即可!”

李逵一直以来都不会应该自己的野心,好吧,姑且说这种得过且过的想法是野心吧!他压根就不在意范纯仁问他的进取心。至少,表面上看,李逵的进取心很足。附和每一个读书人的毕生最求。

果然,听了李逵的目标,范纯仁脸色稍霁,颔首道:“人杰不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随后她立刻瞪眼警告道:“李云,读书人要的是逆流而上的勇气,要有远大的目标。你怎可以如此堕落?”

感觉到李云接受了灵魂深处的攻击,范纯仁就此作罢,他是老好人一个,要不是小辈关系不错,根本就不会说这些话。

说完之后,他看着李逵却带着深深的担忧,良久才沉吟道:“人杰,你的志向是好的,但是科举之难,贵在坚持,老夫相信你终有一日达到自己的目标。当然,你可能有点着急,想要为你师叔祖做事,但可知此事千难万难,想要帮人,先要顾己,安生立命,才能为百姓谋福,为朝廷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