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和一愣……真不愧是大师兄啊……
赵括思索了片刻,方才认真地说道:“政治,便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是一个国家想要达到的目的,说起来是很繁琐的,秦国出兵韩国,那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给秦王复仇?还是为了别的什么?”赵括询问道,乐间忽然开口回答道:“他们的目的是楚国。”
“对,他们出兵韩国的目的,是为了瓦解同盟,主要是对付楚国,如果楚国不出兵救助,联盟就会瓦解,如果楚国出兵了,那他们就要给楚国巨大的打击……那么,如今楚国出兵了,他们会选择怎么去打击楚国呢?”
“全歼项先的精锐,或者,出兵攻打楚国的城池。”
回答的还是乐间,赵括点了点头,这才看着众人,说道:“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项先被歼灭,逼迫秦国无法达到自己的战略意图,只要能达成,我们就算是胜利了,如果不能达到,无论杀死多少人,我们都是战败的,这就是战争。不过,我并不希望造成大量的士卒伤亡,最好,我们能避免交战,来让白起退兵……”
能够意识到这些的人,或许并不少,可是能将他们总结起来,形成一个体系的,就只有赵括一个人。在此刻,诸弟子们才想起来,自己是来赵括学习兵法的,这就是马服君的兵法吗?破坏敌人的战略?达到自己的战略?他们似懂非懂,乐间的眼里却只是赞许,时不时的点着头。
很快,他与赵括就制定了一个出兵的方略,因为长平之战的缘故,秦国占领了上党,而野王早就被白起拿下,故而赵国与韩国是被秦国隔开的,出兵的道路有两种,通过上党和通过野王,而乐间建议,还是从上党赶往新郑,虽然路途可能会更远,但是从这里走,能减少被伏击的几率,因为野王这条道路,是会遭遇到河内秦人的。
上党刚刚被秦人攻占,如今还没有迁徙来多少的秦人,上党郡尉能征召的军队,也不会太多,可是河内就不同了,先前跟随白起作战的十几万秦壮,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河内,如今他们就在河内耕作,若是赵括带领军队从他们身边经过,这些农民可就随时能变身为精锐秦武士,这两万精锐就不可能活着赶到韩国了。
上党的道路不太平坦,可野王那里就是平原了,在平原上,要是秦国战车出动……就是骚扰也能让赵军崩溃。
赵括认真的与乐间谈论起如何对付白起的办法,而站在他们身旁的几个秦国弟子,此刻就更加尴尬了,尤其是杨端和,他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可是又不想错过老师的教导,可又害怕老师会怀疑自己将行军部署传给秦国,那自己该不该将老师的行军部署传回咸阳呢?
没等杨端和迟疑太久,赵括便与乐间商谈好了出兵的策略,这才令各部做好行军的准备。
杨端和还在纠结的时候,大军就已经开拔了,这次赵括出行,赵王并没有前来送别,倒不是赵王不再爱他,只是,赵王被魏无忌给缠住了,先前赵括所说的地方官制问题,还有刺史监察制度,魏无忌在思考很久之后,终于还是决定去实施,若是成功了,这就是马服君的功劳,若是失败了,那就算是自己这个小人从中作梗。
何况要施行这样的监察制度,一定是会得罪很多人的,光是如今那些大臣贵族对自己那仇恨的目光,就让魏无忌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让赵括参与到这些事情之中,他不合适,也不应该站在这肮脏之上。赵王无奈的听着魏无忌的建议,他心里是很不想要监察自己的贤才们的,这是对贤才的一种侮辱,会逼走他们吧?
魏无忌却非常的坚决,他说道:“上君想要接纳贤才,难免会有小人参杂在贤才之中,愚弄君王,马服君的弟子韩非曾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齐宣王喜欢听竽,请了三百多人为他演奏,南郭先生请求为他演奏,宣王非常的开心,这位先生就混在数百人之中,得到了赏赐,宣王死后,愍王立,他喜欢听独奏,先生因为害怕自己暴露,就逃走了。”
“如今赵国的贤才很多,大王您所听到的奏乐,也是那些会吹奏的人所演奏的,可在他们之中,难免也有南郭先生这样的人,难道您要任由这样的人混迹在赵国吗?他所要做的,可不是演奏,而是治理地方,这样的人来治理地方,赵国又怎么会强大起来呢?真心演奏的人,看到这样的小人被抓住,他们只会开心而不会恼怒。”
听着魏无忌的劝说,赵王犹豫了许久,还是答应了魏无忌,不过,他还是要魏无忌保证,不会不经过自己就随意的处置官吏,监察者也不能在明面上盘查那些贤才,更多的要注重他们的政绩,好让自己来设宴款待他们,对于赵王的这些要求,魏无忌是同意了的,两人谈好这件事的时候,赵王匆匆走出王宫。